家门口,看好戏——沂蒙老区创新文化惠民叫好又叫座

xiaofeng
家门口,看好戏——沂蒙老区创新文化惠民叫好又叫座

新华社济南10月3日电(记者杨文)“柱子哥,这新房,是你亲手盖起来的,俺守着它就觉得你还在呀……”“俺也要上前线抗战,给俺柱子哥报仇!”

家门口,看好戏——沂蒙老区创新文化惠民叫好又叫座
(图侵删)

10月1日,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福祥社区的小广场上,由村民自编自演的《雄鸡高唱》红色小剧正在上演。台上,演员表演用心动情;台下,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,观众拍手叫好。

1943年,为适应战争形势需要,八路军山东军区要在莒南县一处山村创办卷烟厂。村民们有人出人,有物出物,烟厂很快建立起来,为我军从敌伪获取情报、交换紧缺物资、补给军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《雄鸡高唱》就是还原了当年烟厂创建时发生的故事。

中秋国庆期间,沂蒙老区临沂各地火热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进景区、进社区、进乡村等活动,一场场内容丰富、积极向上的小戏小剧轮番上演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精彩的演出,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。

小戏小剧,是演出时间较短的小型戏曲、戏剧,特点是篇幅短、节奏快。2022年以来,临沂市不断创新群众文化供给方式,启动实施百部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推广工程,让群众演群众看,打破观演边界。从红色文化到传统文化,从群众为美好生活的奋斗到党员干部为民初心的坚守,都通过小戏小剧中的真挚情感、精巧设计、质朴语言等一一展现。

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四级主任科员王玥玥表示,小戏小剧作为弘扬传统文化、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种创新方式,深受当地百姓喜爱,戏、剧虽“小”,但故事里包含着“大情大爱”。

临沂市创作了展现退伍不褪色、永远守初心的军人本色的小剧《老兵》,聚焦精准扶贫的现代小戏曲《吔,俺就是个农民》,宣讲良好家风的小品《瞧这一家子》,体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的《第一碗饺子》等。这些戏剧以临沂人身边大小事及红色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,富有鲜明的时代感,具有较强的感染力,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。

临沂市沂水县泉庄镇马头崖村村民刘洪秀保护山东省第一面党旗50多年,如今这个故事被写成剧本、排成短戏。刘洪秀的儿子刘兆生现场观看了排演的《红旗飘飘》后感慨地说:“演员们演得好啊,就像是看到了我父亲当年的样子。乡亲们都来看,我觉着很骄傲,这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”

莒南县通过举办沉浸式小戏小剧大赛,鼓励、示范、引导创作群众喜爱的情景剧本和“微”剧本;沂水县对小戏小剧“以奖代补”,按照每场演出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发放公益演出送戏下乡专项补贴,助推小戏小剧走近百姓。

天津发布高考新政:报名条件调整为“户籍+学籍”_1

国家发改委: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

农业农村部: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

幼童高烧昏迷 冰城民警一路“狂飙”及时送医

每日一词∣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cience

亚运夺金!安徽这位大学老师实现“大满贯”_1

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:全球化进程再受挫,东亚区域合作正当时

共同的发展梦让中非关系更近

大理漾濞山体滑坡视频热传 云南网警辟谣

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

工信部: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

延时“下班”、特展扎堆……文博场馆进入“夏令时”

家门口,看好戏——沂蒙老区创新文化惠民叫好又叫座的相关内容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西南网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